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廳函[2016]2號)和《關于編制和發布2018年度中等職業學校質量年度報告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8]151號)文件要求,學校認真客觀、具體詳實的總結了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現將教育質量報告如下:
一、學校情況
錦州市現代服務學校(原錦州市財經學校、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藝術幼兒師范學校)是錦州市委、市政府優化職業教育布局結構、整合職業教育資源,于2015年4月組建的一所大型公辦綜合類現代職業學校,隸屬于錦州市教育局,地處錦州市區。學?,F分財校校區和一職專校區兩個校區,占地面積73062平方米。學??傎Y產為18292萬元。
學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文化育人”為工作主線,營造“向善、向上”的文化氛圍,認真做好教書育人、服務育人工作。學校2017年度的招生規模為1118人,在校生規模達到3145人,畢業生總數為1056人。2018年度的招生規模為828人,在校生規模達到2877 人,畢業生總數為1002人。2016級、2017級、2018級學生分別為986人、1063人、828人。鞏固率達到98.8%。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技能培訓,學生經過培訓后能夠達到行業技能操作標準,并順利通過職業資格鑒定。2018年我校共鑒定355人,其中包裝設計師四級117人,中式烹調師73人、中式面點師54人、西式面點師71人、美容師33人、美發師7人,為社會培養了一批技能過硬的專業人才。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專任教師334名,比去年減少5名,生師比約為9 : 1 ;兼職教師6名;“雙師型”教師179名,比去年減少4名,比例占53.5%;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326人,比去年減少4人,比例占97.6%;專任教師碩士以上學歷人數與去年沒有變化,比例占5.7%;專任教師高級職稱教師比例占34.7%,比去年略有增長。
學校各專業均建有校內實訓基地,各級各類實訓室、操作間50余個。學校擁有教學用計算機、投影儀、音響、鋼琴、電鋼琴、電子琴、灶臺、冷藏柜、蒸箱、消毒柜、美容美發等設備分布在各專業的實訓室中。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為0.92,生均紙質圖書30本,生均實訓工位數為0.5個,可以滿足在校學生實訓需要。
二、學生發展
(一)學生素質
學生能適應學校生活,做到政治合格、遵規守紀、文明禮讓、誠實守信、自立自強,有著較強的集體觀念和團隊意識;在文化課方面,學生基礎相對薄弱,數學、英語科目尤為突出,計算機基礎、德育課、禮儀、書法課學習較好,綜合及格率達到85%;學校重視技能和動手能力培養,與文化課相比較扎實,專業技能合格率達到85.5%;體質測評合格率72%,畢業率為100% 。
2018年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技能比賽成績驕人。其中,電子商務專業三支代表隊參加第六屆“博導前程杯”全國電子商務專業運營競賽,分別榮獲遼寧省賽區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其代表隊在參加“全國網絡營銷實戰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中,獲中職組團體二等獎;會計專業學生蟬聯遼寧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沙盤賽項冠軍并成功晉級國賽,參加“科云杯”全國職業院校財會職業能力大賽榮獲二等獎;其他各專業學生參加省市級以上比賽獲一二三等獎達30余人次。
(二)在校體驗
學校不斷加強教學管理,努力提高教學實效性。注重教學效果反饋分析,每學期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糾正工作中的不足和漏洞。2018年學生文化課學習滿意度98.96%,專業學習滿意度99.33%,實習實訓滿意度95%以上,畢業生對學校滿意度非常高。
2018年校園文化活動和社團活動的開展極大的豐富了學生們的校園文化生活,為學生們營造了更為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學校通過技能大賽、升旗儀式、黨課、團課、主題班會、文化長廊、校園廣播、讀書角、誦讀比賽等活動抒發學生對黨和祖國的熱愛,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習慣,實現文化育人。學校實施“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程”,通過多種形式,將經典傳統文化內化為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第二屆校園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展現我校師生靚麗風采和過硬的專業技能,體現學校近年來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全面進行文化育人的豐碩成果。學生對校園文化及社團活動滿意度為100 %,校園生活滿意度為100 %。
本年度學校通過課堂教學、校會、班會、專題講座和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加強校園封閉管理,做到校園監控無死角覆蓋,提升學生的安全感;組織上好“開學安全第一課”,對師生員工進行安全管理知識培訓;開展防災減災宣傳與應急避險安全疏散演練活動;開展“國際禁毒日”宣傳教育活動;開展防溺水等專題教育活動;開展法制進校園系列活動。學生對校園安全的滿意度較高。
(三)學生資助
學校嚴格按照相關政策要求,對享受國家免學費、助學金的學生進行學習資助,資助金做到及時撥付,按時發放。
1.免學費情況:2018年我校符合免學費一、二、三年級學生一共是1794人,其中農村學生1754人,城市學生40人,這40名同學是通過申報、評選、公示出來的符合資助標準的學生,對這1794人全部按照國家免學費標準執行。
2.助學金情況:對140名同學實行了助學金資助工作,這些學生是通過申報、評選、公示出來的符合資助標準的學生,其中一年級49人、二年級91人,助學金卡正在辦理當中,符合助學金資助的學生將在本學期末領取到助學金。
(四)就業質量
學校堅持圍繞市場需求,緊扣社會行業和地方產業發展,為企業和上級本??圃盒]斔土舜笈夹g技能型人才。畢業生就業質量高,就業分布廣,深得用人單位好評。2018年,我校安置實習就業291人,就業安置率達到100%,其中專業對口率達到92.8 % ,穩定率96 %,初次就業月薪達2000元,各項均比2017年有所提高。2018年全校554名學生參加對口中職升學考試,升入本科院校212人,本??粕龑W率達到94%。與去年相比升學數和本科人數變化不大,總體平穩。
(五)職業發展
學校開設專業特色比較鮮明,學生在校期間學習主動性較強。體現在學習能力上,學生能夠認真學習本專業知識,能夠完成本專業學習任務。具有較強的工作崗位適應能力。在實習期間,學生上崗三個月內,96%以上能夠適應崗位工作要求。上崗三個月后,學生普遍能夠獨立完成工作,能夠滿足用人單位對職員的要求。
崗位遷移能力上呈現兩個方向特點。一方面,學校應用技術較強的專業,如烹飪、美容美發、美術設計與制作等,崗位遷移能力較弱。另一方面,學校專業技術較強的專業,如會計、電子商務、學前教育等,具有較強的崗位遷移能力。
在創新創業能力上,學校積極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樹立學生積極健康的創新創業意識。部分學生在本行業從事工作三年左右,有一定經驗,自己走上了創業道路。
三、質量保證措施
(一)專業動態調整
學校省級示范校專業建設不斷深化與推進。結合具體情況學校將專業設置與調整作為工作重點,以社會需求變化為導向,以教學資源和教學條件為保障。發現和預測新的社會需求,針對職業崗位或崗位群,設置新的專業。新增了市場營銷、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字媒體技術應用、樓宇智能化設備安裝與運行四個中專專業,新增了計算機應用技術、酒店管理兩個3+2大專專業,到目前為止,我校共設16個中專專業,5個3+2大專專業。在優化專業結構的同時,根據社會需求變化及時調整專業方向和課程設置,提高專業活力;逐步加大教學資源和教學條件的投入和利用,注意辦學條件的配置和共享,提高專業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學校自身優勢,形成自己的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
(二)教育教學改革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德技兼備人才。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體現職業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會,面向終身”的原則,堅持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依托區域內產業發展,加強與行業企業聯系,初步建立了由行業、企業專家和學校共同參與制定的校企合作制度。以會計、電商、烹飪、學前四個專業為引領輻射其他專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知行合一的教學原則。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四個專業以建構課程體系為重點,以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創新學生“人文修養”和“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課程體系內容,開發溝通與表達、公關禮儀、書法、計算機應用能力等通識能力課程。實施模塊化、遞進式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專業精品核心課程、研發校本教材,提升學生核心職業能力,拓寬學生就業渠道,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各專業通過三年的實踐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電子商務專業的“工學結合、雙主體育人、分方向培養”;會計專業的“三雙合一、德能并重”;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的“工學結合、雙基雙能”;學前教育專業的“學崗結合,早幼融通”。重點專業均構建了具有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案,實現專業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對接,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高度認同。培養更加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升級所需要的德技兼備人才。
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積極探索實施與專業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整合教學內容。開設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課程,專業課程的理論與實踐課時比為1:1 。校內近兩年的教學主要探索運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模擬教學等方法,并配以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學、做中完成設定的教學任務,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各專業按照市場需求進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按照崗位能力標準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確定專業核心課程,研發具有實踐教學特色的校本教材,專業建設得到了不斷的發展,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
在信息化教學建設中,學校始終堅持高效性與實用性的原則,2018年,按照示范校建設標準投入資金完成了對學校校園網絡硬件設施的改造,并按計劃進一步加大各專業校內實訓室的投入和建設,電子商務專業新建了5個實訓室,包括“攝影攝像實訓室”、“新媒體視覺UI實訓室”、“電子商務基礎技能實訓室”、“電子商務運營暨移動電子商務實訓室”、“創新創業實訓室”。 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不斷提高專業教學信息化的整體水平,充分發揮多媒體網絡教學的優勢,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將錄播系統用于美術基礎課程輔助教學,直觀高效。本年度在教學中嘗試將“翻轉課堂”用于多學科教學。完善教學資源庫的同時建立班級微信群進行視頻發布,用于學生線下學習。
2018年,學校共與43家企業合作,簽署了學生校外頂崗實習合作協議,這些合作企業,也成為了學校的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在學校實習管理老師和企業實習管理師傅的共同管理下,結合校內學到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完成頂崗實習實訓工作。
學校正值省示范校建設關鍵階段,相關專業教師結合省示范校建設要求正在進行精品課教學資源構建,編撰校本教材。四個示范專業已開發完成特色校本教材共19 本,打造精品課程8 門,文化課與專業課教材完全依據上級文件,選用國家規劃教材和行業規劃教材。
(三)教師培養培訓
學校師資隊伍年齡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知識結構科學。學?,F有專任教師334名,其中,教授級高級講師17名,高級講師99人,講師182人,雙師型教師179人,研究生學歷19人。
學校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培養培訓工作,抓住省示范校建設契機,通過名師引領、雙師培養、德育能力提升等措施打造一支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隊伍,提升學校軟實力。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制定了一系列教師隊伍建設方案,通過教科研訓等活動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建設一支師德高尚、專業能力強、適應學校發展的教師隊伍。本學期,通過校領導深入課堂聽課、教師業務比賽、優秀教案評比等系列活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充分發揮省、市級名師的輻射示范作用。通過傳、幫、帶,讓團隊共同成長。2018年李娜名師工作坊(室)被省教育廳評為省職業教育”雙師型”名師工作室。學校制定了《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評選辦法》,并率先在省示范校建設四個重點專業實施,共評選出了11名專業帶頭人和19名骨干教師。學校出臺了《雙師教師認定辦法》,加快雙師型隊伍建設。實施“校長分組聽課考核制”,促進全校教師業務素質提高;依據學?!肚嗄杲處熍囵B方案》,采取“導師制”,推動了青年教師加快成長;通過聘請省內專家到校培訓,提升了全體教師教育科研能力;開展教研、經驗交流會等系列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學校通過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參加企業實踐、參加各級培訓等方式,引導教師走理論實踐一體化的道路,使“雙師型”素質教師得到充實,學校還聘請企業能工巧匠到校任教,委派專業教師為企業培訓員工,實現資源共享共贏,促進師資隊伍整體能力提升。
學校采取種種措施提升教師的教書育人能力。倡導“全員德育”的理念;邀請省內知名德育專家舉辦講座、舉辦班主任培訓、交流活動;開展“讀一本德育書”活動;舉辦“課堂中的德育滲透”為主題的教學比賽,充分發揮優秀班主任典型示范引領作用。
通過培訓、競賽、交流、科研等,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多次到兄弟學校參觀、學習,并學以致用。2018年共結題省級課題8項,立項省級課題2項。教學成果《以提升崗位勝任力為目標,校企共育中職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的實踐探索》、《關于中職信息教育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分別被省教育廳評為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三等獎。2018年我校不斷派出各專業教師、中層干部到省內外各學校學習,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人才培養模式,以期在以后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中厚積薄發。全校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共計490余人次。 學校通過教科研訓等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專業能力強、適應學校發展的教師隊伍。
(四)規范管理情況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主體。學校按照科層管理的規范程序,進一步修訂了《學校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評定暫行辦法》、《學校專業技術崗位聘用考核方案》、《教師教學工作量化考核辦法(修訂)》、《師德師風考核方案(修訂)》等相關管理制度,按照PDCA的管理原則,形成了“計劃制定、有效執行、檢查監督、跟蹤反饋”四大閉合管理系統。學??蒲泄ぷ?、行政管理工作、總務后勤工作、安全保衛工作、培訓工作、老干部工作、技能鑒定等工作規范有序,優質高效,較好保障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
(五)德育工作情況
學校非常重視德育課教學工作,嚴格按照《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要求,統一使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在學生入學第一學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引導學生關注未來、關注職業生涯發展;第二學期開設《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引導學生掌握職業道德和法律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運用道德和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第三學期開設《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幫助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第四學期開設《哲學與人生》課程,其目標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為走向工作崗位做好切實準備。
學校致力于文化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把樹立大德育觀作為文化引領的核心。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學生做人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努力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學校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之中,實現全課程融入、全方位融入。以開展活動為載體,與學生的養成教育相結合,深入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活動,努力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質,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付之于行動。
1.“班級公約”,彰顯班級特色。學校各班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公約》等相關文件,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展開討論,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制定出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級公約”?!鞍嗉壒s”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采取民主的辦法,班主任老師和學生共同制定,大家共同遵守,并以此作為班級一項重要的管理制度。每學期班主任老師依據班級公約將每名學生的品德積分量化,作為表彰先進、激勵后進,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的重要依據。
2. 實行“文明實踐班制”。“文明實踐班制”是以行為養成為基本目標,以行為過程為載體,通過反復實踐,將學生的行為內化為習慣態度,不斷改進自我、提升自我,最終實現自主管理。具體做法是每學期讓每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校的勞動、服務與管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實現了從“學做”到“習做”。同學們在勞動中體驗了快樂,在服務中受到了教育,在管理中明確了責任,真正踐行著“以德立身、以能立足”的校訓。
3.創新文明風采活動。本年度結合文明風采活動組織方式的調整,將文明風采活動納入學校整體德育工作中,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形式更加靈活多樣。
學校組織學生技能社團進行日常訓練,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技能比賽。2018年“贏貝ERP沙盤技能社團”先后參加全國中職學校學生技能大賽、沈陽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通過競賽,增強了學生對企業經營流程的感知力,熟悉了實際工作中各崗位具體工作內容,提升了團隊合作能力,在比賽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學校組織學生技能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在社團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陶冶情操、鼓勵學生認真鉆研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2018年“美術創意技能社團”組織學生參觀遼寧工業學院美術專業畢業生設計展;“面點技能社團”走進北山社區開展“服務進社區助推文明城活動”、參與東湖公園和市府廣場專場演出、邀請俞世清來校進行專題講座;“美妝技能社團”為多臺晚會提供美妝服務、走進錦州市教育局等單位為員工進行美妝培訓;“E+技能社團”開展2018年優優匯聯杯全國網絡營銷實戰大賽,成功舉辦2018年學校第三屆網絡營銷校園運營大賽;“舞蹈技能社團”參加東湖文化廣場專場演出、錦州市冰雪節開幕式文藝演出。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社團活動,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生活實踐,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鞏固和深化對所學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拓展知識面,啟發學生的思維。
學校將“文明風采”競賽內容融入到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中、進一步豐富廣大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成功舉辦校第二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才藝比賽內容涵蓋朗誦、情景劇、快板、評書、相聲、歌曲、民族舞、古典舞、現代舞等眾多形式,語文德育教研室舉辦經典詩文朗誦比賽、數學外語教研室舉辦英語口語會話比賽、美術設計與制作教研室舉辦繪畫類、設計類比賽和手工制作類作品評比等活動。第二屆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讓每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一項活動,注重人人參與、達到育人實效。
4.打造高素質班主任隊伍。學校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通過培訓、學習、交流、座談、研討等多種形式,全面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水平,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班主任隊伍。上學期6月份,學校16級2班的學生家長們滿懷感激之心將一面錦旗和一封表揚信送到錦州市教育局,以此感謝現代服務學校為孩子們打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感謝班主任廉玉昆老師對孩子們無微不至的教育與關懷。
(六)黨建工作情況
2018年學校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改進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指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黨建質量年”為抓手,以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為重點,統籌推進黨的各項工作,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緊密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監督保障作用,團結和帶領全校教職工解放思想、干事創業,為學校的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和組織保證。通過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圓滿的完成了學校黨委年初制定的各項任務和市委、市教育局黨委布置的各項工作。本年度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局黨委分別對我校黨建工作進行了檢查,并對我校黨建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四、校企合作方面
(一)校企合作開展及效果方面
1.制定了校企合作相關管理制度
學校完善了《錦州市現代服務學校校企合作管理辦法》,明確了校企合作的指導思想、任務、目標、條件、原則等,確立了校企合作實習、“訂單”式培養、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等多種合作模式,為學校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實施產教融合奠定了制度基礎。
2.形成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常態化運行機制
在會計、電子商務、烹飪、學前教育四個專業,聘請行業、企業、高等院校等專家成立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學校每學年召開1次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會議。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指導下,校企共同完善專業建設方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實習實訓教學等各項制度,引領和指導專業長期穩定發展。
3.構建了“資源共享、互惠雙贏”的校企合作機制
在會計、電子商務、烹飪、學前教育、美術設計與制作等專業,本著產教融合的原則,與合作企業共同建設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參照企業運營模式改革教學管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通過與企業共同建設,改革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參與企業生產實踐、完善學生工學結合和工學交替制度等,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4.形成了校企共同管理頂崗實習的良好態勢
學校完善了《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辦法》、《學生實習安全管理制度》、《實習管理教師管理辦法》等相關實習管理制度,明確了校企雙方共同育人的責任,形成了校企共同管理頂崗實習的良好態勢。2018年6月,財校校區舉辦了大型校內招聘會,30余家合作企業現場招聘,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近200名學習找到了心儀的實習崗位。
5.與企業聯合開展“訂單班”人才培養。2018年,我校市場營銷專業與北京好利來食品有限公司聯合開展“好利來訂單班”人才培養?!坝唵伟唷钡娜瞬排囵B方案和課程設置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學校將在該班級引入好利來企業“愛”的文化,以好利來公司對員工的要求為標準,在學生住宿、日常管理、德育教育、技能操作等方面進行培養,學生兩年后,好利來將接收學生到北京實習、就業。
(二)學生實習情況方面
學校以“不求學生個個飛得高,但求學生人人走得遠”為辦學理念,高度重視學生實習管理工作,相繼出臺了《實習頂崗實習管理辦法》、《實習管理教師管理辦法》、《實習帶隊教師管理辦法》、《學生實習安全管理制度》、《頂崗實習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實習管理文件,為做好實習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與相關實習合作企業簽定“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協議”,明確校企雙方責任、權利和義務,確定學校實習管理教師和企業實習指導教師,指導實習學生完成實習任務,將學習到的理論應用于企業實踐。對于實習生人數較多的北京歡樂谷,學校安排實習帶隊教師,全程與企業共同跟蹤管理,保障了實習生的穩定,保證了實習效果。今年,繼續為實習學生和實習管理教師印制《頂崗實習手冊》,《實習管理教師工作手冊》,進一步規范實習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前進了一大步。此外,學校繼續嚴格執行學生實習管理相關規定,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過程管理和考核評價,完善學生實習責任保險,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建立信息安全通報制度等,學生實習穩定率達到了96%,實現了實習的預期目的和效果。
(三)集團化辦學方面
學校牽頭成立了“現代服務業職業教育集團”。其作用是,一方面依托集團內的企業,拓展校外實習基地數量,加強學生的實習教學環節;另一方面學校還與集團內的院校搭建中高等職業教育立交橋,促進中高職有效銜接,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層次,擴大了學校招生規模。此外,各專業依托集團內的各高校、企業及專家,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為我校的各個專業建設出謀獻策,為專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與保障。
五、社會貢獻方面
(一)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方面
我校是中級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基地,90%以上的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就踏上就業崗位。很多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后不久就成為用人單位的技術骨干或管理骨干。特別是在會計、電子商務、烹飪、學前教育、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美術設計與制作等專業為錦州地區培養了大量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本地區經濟建設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社會服務方面
學校發揮資源優勢,拓展服務功能,積極為社會提供培訓服務和技術服務。多年來,一直被錦州市評為再就業培訓先進基地和品牌培訓基地。
1.開展職業資格鑒定
學校承接錦州市電子商務員、物流員、餐廳服務員、調酒師、包裝設計師等19個工種的職業鑒定工作。2018年,共有206人通過職業資格鑒定,獲得職業資格證書。
2.開展社會培訓
學校高度重視社會培訓工作,為本地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學校以專業為單位,積極開展各類社會培訓,2018年共培訓700余人次。其中,會計專業開展的“會計職稱考試培訓”、“國地稅合并背景下的財稅風控論壇培訓”,學前專業開展的“錦州幼兒園教師手工制作業務培訓”,烹飪專業開展的“小嶺子機場廚房人員培訓”,電子商務專業聯合市農委開展的“義縣農戶農村電商培訓”等受到相關部門和行業企業的高度贊賞。
3.文化傳承
學校秉承“以德立身,以能立足”的校訓,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程”,組織學生誦讀“弟子規”、“論語”等文化經典,使學生在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的同時,實現傳統文化在學生身上的傳承?!懊佬g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學中引入選修課《剪紙和中國結》,講授遼西剪紙、中國結、蠟染、扎染、臉譜、皮影等優秀傳統文化工藝、手藝等,專業教師李萍拜遼西剪紙傳承人——民間藝術家汪秀霞為師,組織學生在第二課程開展遼西剪紙藝術學習,為中國北方薩滿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揚做出了貢獻。
六、舉辦者履職
2018年,政策性經費全部落實到位,包括離休護理費、免學費資金和助學金三項。生均撥款18550元。項目投入210萬元。
通過給予學校自主招生、自主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自助使用專業課教材等措施,使學校的辦學靈活性、自主性大大提升。學校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落實教師編制,出臺各項政策和制度,不斷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
七、特色創新
(一)實施“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程”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2018年伊始,錦州市現代服務學校實施“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程”,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境界、規范了言行舉止,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培養了他們的優秀品質。
學生們的一天從誦讀經典開始?!罢b讀、記憶、踐行”貫穿六個學期,陪伴學生們在讀中思,在思中學,在學中成長。清晨入校,學生們微笑問好,尊師重教,師恩慈愛,和諧校園。走進課堂,不同的專業,相同的引領,經典文化與專業教學相融合,學生們在學習中品味傳統文化的精髓。 課間十分鐘,綠蔭下,石桌邊,看看書,談談心,學生們在濃郁的書香校園的渲染下,融化在傳統文化的字里行間。
此外,學校注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孝悌、誠信教育為切入點,以仁愛教育為核心,結合職業教育鮮明特征,開展特色主題班會、默寫經典文章、誦讀競賽、板報設計比賽等系列活動,做到了日日有誦讀,月月有活動,班班有精彩,不斷提高人文素養,提升專業品質。
(二)實施“文明實踐班制”
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良好班風校風的形成,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切實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服務意識、管理意識,使學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提升素養。依據學?!兜掠ぷ鲗嵤┓桨浮?,我校于2018年開學伊始實行“文明實踐班制”,每學期讓每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校的勞動、服務與管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實現了從“學做”到“習做”,以此踐行行為德育。參加文明實踐班的班級每周通過申報實施方案的方式競爭上崗,從準備、實施、總結三個階段進行。
實行“文明實踐班制”以來,我們欣喜地看到了學生的變化,言語的大方得體,舉止的文明規范,彎腰撿拾的自然,愛校如家的習慣,受到了家長、老師的好評。同學們在勞動中體驗了快樂,在服務中受到了教育,在管理中明確了責任。
“文明實踐班制”的實施,以行為養成為基本目標,以行為過程為載體,通過反復實踐,將學生的行為內化為習慣態度,不斷改進自我、提升自我,最終實現自主管理,真正踐行著“以德立身、以能立足”的校訓。今后我們將不斷完善“文明實踐班制”,突出其“實踐引領、行為鍛煉”的特征,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學校實施“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程”及“文明實踐班制”,成果顯著。德育工作逐漸向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目標邁進。目前學生行為舉止文明、禮讓,發自內心地愛家人,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讓家長動容感動!
八、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一)人才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1.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夠,企業深度參與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不高,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長效機制不夠完善。
2.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等教育教學改革還需要繼續深入推進,教育教學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
3.師資隊伍的數量、結構、質量與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師資隊伍素質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改進措施
1.加強校企合作。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提高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長效機制。
2.深化教學改革。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等教育教學改革,充分發揮教學診斷的評價作用,加強實踐性教學,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
3.培養教師隊伍。建立教師培養長效機制,繼續強化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培訓,對他們進行在職或脫產培訓、增加企業實踐經驗,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素養。
4、強化實訓教學。加大對實訓基地建設的投入,不斷添置、更新實訓設備,對實訓場地進行模擬生產場景改造,不斷滿足學生實習實訓需要。
錦州市現代服務學校
版權所有 錦州市現代服務學校
遼ICP備16006575-1號 技術支持:錦州市現代服務學校信息中心